7月17日,实验室能源转化平台举办了能源催化材料原位成像技术研讨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峰研究员、厦门大学廖洪钢教授作专题报告,30余人参加了活动。

靳艳研究员介绍了辽宁滨海实验室能源转化平台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研究方向。
廖洪钢介绍了其团队在原位电镜技术开发及应用领域取得的进展。团队突破了传统电镜的技术局限,实现了材料微观反应动态过程的原子尺度实时成像,发现了电化学界面第三种反应机制等,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李峰围绕电池研究中的原位成像技术,分别就原位光学显微镜、原位扫描电镜、原位透射电镜、原位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介绍。李峰在报告中还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先进材料原位表征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原位成像技术的发展方向。
能源研究技术平台张红燕博士对高分辨三维重构 X 射线显微镜、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原位 TEM 液体电化学系统、Dectris Arina相机等四台设备的主要功能参数、应用范围、典型案例、预约方式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会议现场气氛活跃,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电化学原位显微表征难题等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并结合具体科研体系进行了针对性探讨。